推荐答案
新能源的种类有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一、太阳能
太阳能(solar energy),是指太阳的热辐射能(参见热能传播的三种方式:辐射),主要表现就是常说的太阳光线。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或者为热水器提供能源。 自地球上生命诞生以来,就主要以太阳提供的热辐射能生存,而自古人类也懂得以阳光晒干物件,并作为制作食物的方法,如制盐和晒咸鱼等。在化石燃料日趋减少的情况下,太阳能已成为人类使用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断得到发展。太阳能的利用有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太阳能发电是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广义上的太阳能也包括地球上的风能、化学能、水能等。
二、地热能
地热能(Geothermal Energy)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发及地震的能量。地球内部的温度高达摄氏7000度,而在80至100公里的深度处,温度会降至摄氏650度至1200度。透过地下水的流动和熔岩涌至离地面1至5公里的地壳,热力得以被转送至较接近地面的地方。高温的熔岩将附近的地下水加热,这些加热了的水最终会渗出地面。运用地热能最简单和最合乎成本效益的方法,就是直接取用这些热源,并抽取其能量。人类很早以前就开始利用地热能,但真正认识地热资源并进行较大规模开发利用却是20世纪中叶,现代更多利用地热来发电。中国利用地热发电刚起步,只是利用地下热水建立小型发电站,这是地热应用的一个良好开端。
三、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是自然界中有生命的植物提供的能量。这些植物以生物质作为媒介储存太阳能。属再生能源。据计算,生物质储存的能量为270亿千瓦,比目前世界能源消费总量大2倍。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能源是生物质能。
四、核聚变能
核能分为核裂变能与核聚变能,前者已经被人类加以利用用来发电,而裂变堆的核燃料蕴藏极为有限,不仅产生强大的辐射,伤害人体,放射性核废料的处理也一直是让人头疼的难题。与之相比,核聚变辐射极少,且核聚变燃料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其他回答
新能源种类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能。
1、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是指太阳的热辐射能,主要表现就是常说的太阳光线,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或者为热水器提供能源,是一种新能源。
2、风能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风能可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得到开发利用,是新能源的一种。
3、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发及地震的能量,也是新能源的一种。
4、氢在地球上主要以化合态的形式出现,是宇宙中分布最广泛的物质,它构成了宇宙质量的75%,是二次能源,也是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种类这么多,到底都有啥区别
新能源汽车种类
1.纯电动汽车
它的优点就是由于结构原理简单,所以使用成本在市面上所有类型的新能源汽车中是最低的。它的日常保养费用比普通汽车的要低,同时还能享受国家高额的补助。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目前充电设施建设缓慢,车主在小区安装充电桩过程繁琐。
2.普通混合动力汽车
普通混动汽车还是主要以内燃机驱动为主,只有在起步或者低速时才依靠电动机,当遇到陡坡或是急加速的时候,内燃机和电动机才同时工作。它利用内燃机在工作时多余的功率来为电池充电,所以它不需要外接电源充电,因此它在纯电模式下的续航里程就比较短。
3.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相比混动汽车,插混的电池容量更大,依靠纯电模式的续航里程更长,在电池能量耗尽之后可以依靠内燃机为它充电。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当做纯电动汽车使用,但是因为成本高昂,普通家庭一般很难接受,但是有国家补贴,插混汽车也开始逐渐进入我们日常生活中。
4.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
它的原理就是用内燃机发电,再用电动机驱动车辆。当电力充足的条件下,车辆以纯电模式运行,当电力不足时,发动机工作,为电动机提供电力。由于具备插混的外接充电优势,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续航里程也比较长。在增程模式下,发动机处在高效转区,所以静音效果很好,同时油耗降低明显。
5.燃料电池汽车
实质上是通过氢气和氧气的化学作用,产生电能驱动车辆。它的优势就是氢氧来源无穷无尽,燃烧后没有任何污染。但是目前氢气的产量和储存存在很大难度,而且成本很高。另外,氢气的储存安全性有待考验。
目前新能源汽车在我国一直处于持续火热的状态,各种新兴汽车公司层出不穷,亮眼吸睛的宣传广告也让人应接不暇,国家也在不遗余力的扶持和推进,就仿佛全国都进入了一个全民造电动车的阶段。但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可能连如何区分增程式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都不清楚,哪些汽车能够拿政府补贴,哪些却没有也根本弄不清。
所以在理清这些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究竟包括哪些,它们各自有何特点?
目前,在我国最常见的新能源汽车有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这三类,还有比较稀少但政府有大额补贴的燃料电池汽车,下面就具体来看一下它们有何不同。
1,纯电动汽车
顾名思义就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蓄能力源的汽车,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能量从而推动汽车行驶,它还可以通过家用电源、专用充电桩等进行充电,来满足日常行驶需求。它的使用成本是目前在售新能源车型中最低的,没有太多后续保养问题,在动力性能等方面拥有电动机特有的优势——低转速、高扭矩,而且还可以享受较高的政府补贴。
只是“里程焦虑”一直是阻挡纯电动汽车普及开来的重大阻力,无论是电池续航能力的研发还是充电配套设施的整体布局,进展都极其缓慢。许多车企虽然标榜其最大续航里程超过了300公里,但由于电池衰减、复杂路况、严寒冬季、驾驶风格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那一数值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个参考。
如果未来纯电动汽车的真实续航里程远远超过了燃油版汽车,或者汽车充电便捷到跟手机充电一样,那国家也完全无需再用补贴来促消费了,电动汽车的革命时代将正式来临。
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可以简单理解为是非插电混合动力汽车的升级版,它的电池容量相对较大,可以外部充电,可以用纯电模式行驶,电池电量耗尽后再以混合动力模式(以内燃机为主)行驶,并适时向电池充电,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较于纯电动汽车,这类车型没有“里程焦虑”,可以满足那些对新能源车型充满兴趣却又担心续航里程的消费者。在短途驾驶中,这种车型可以当一台纯电动汽车来使用,只要保证不超过电池可提供的续航里程(一般50公里以上),就可以做到零排放和零油耗。而且政府也十分重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并进行了大量补贴,各大车企也在不断推出新款,价格也越来越能被消费者所接受。
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依然对充电设施有很强的依赖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消费者使用纯电动模式的热情,更多的是当普通汽车使用,这样在节能减排方面,并没有多大优势。
3.增程式电动汽车
一般是由发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将产生的电能储存到动力电池中,再通过电池给电动机提供能量,从而驱动车辆行驶,简单来讲就是,它只靠电动机驱动车辆,而发动机只负责发电,不直接参与驱动车轮。动力输出类似于:发动机→电池→电动机。
与纯电动汽车相比,增程式电动汽车除了拥有一样的外接充电优势,还可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为动力电池充电,大大增加了车辆的续航里程,同时配备的动力电池数量也远远少于同类车型的纯电动汽车,这样车辆的电池成本也将大幅度降低。
在日常驾驶中,增程式车型一样没有纯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问题,又节省了油耗,而且在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分类中,增程式电动汽车被视为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一种,享受国家新能源车政策补贴,可谓一举三得。
但为什么它的普及率和知名度在我国还没纯电动汽车高呢?对于国内车企而言,增程式电动汽车更像是燃油汽车与纯电动汽车之间的过渡车型,能一步到位的纯电动自然更受欢迎。而且增程式电动汽车在高速路段时,由于多了油转电环节,不仅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消耗,还影响整车的性能表现。
此外,国家政策、独特的市场环境、售价、技术难度高低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发展。
4.燃料电池汽车
实际上是通过氢气和氧气的化学作用,产生的电能来驱动车辆行驶。它也是电动汽车的一种,结构基本类似,只不过多了一个燃料电池和氢气罐。
燃料电池汽车也一直被誉为是人类交通的最终解决方案,它不仅具备普通纯电动汽车的优势,而且由于氢气和氧气取之不尽,加氢也跟加油一样便捷,更是没有任何污染。但有个比充电站更难解决的问题,便是加氢站的建设与普及,它的成本更高,而且目前氢气的产量和存储也不理想,高压存储的氢气,安全性也有待考验。
除了以上几种类别,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也是我国目前非常常见的一类车型,它的电池容量很小,仅在起/停、加/减速的时候供应/回收能量,不能外部充电,不能用纯电模式进行较长距离的行驶,所以它并不属于新能源汽车而属于节能汽车,自然也就无法享受政府补贴了。
通过上面简单的区分,应该也大致了解各类新能源车型的不同属性了。当然新能源汽车的知识远不止上面这些,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新能源汽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消费升级和政府导向的产物,它一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只是在电动汽车时代真正到来之前,要解决眼前的能源和环保问题,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增程式电动汽车所起到的过渡作用将不可估量。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