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答案
随着全球经济和人口的不断增长,能源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然而,传统能源的使用已经面临着各种问题,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等。因此,新能源发电已经成为了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趋势。
新能源发电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这些能源的使用不仅能够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能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新能源发电的成本也在逐渐降低,这将使得新能源逐渐成为更加经济的选择。
在新能源发电的趋势中,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是最为受欢迎的选择。太阳能发电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且太阳能电池板的成本也在不断下降。风能发电则是最具潜力的新能源之一,因为它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使用,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风能发电的效率也在不断提高。
此外,水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发电也在不断发展。水能发电已经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地的水力发电站中。地热能发电则是一种非常环保的能源,但需要在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使用。生物质能发电则是利用废弃物和农作物废弃物等可再生资源生产能源。
总的来说,新能源发电已经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降低,新能源将成为更加经济和环保的选择。
其他回答
扩充20万辆新能源产能有消息称,丰田汽车正在与一汽集团合作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建造一座新的新能源制造工厂,丰田在华新能源产能将进一步扩大。3月2日,一位丰田中国相关负责人对我们表示,“对具体计划暂无相关信息披露。”?
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委员会1月20日发布的《设计招标公告》显示,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新能源工厂建设项目已由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委员会以津生批20202号批准建设,该建设项目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生态城,总占地面积197万平方米,一期占地面积为9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4.2万平方米,总投资额84.95亿元。
据了解,该新能源工厂年产能为20万辆。此次设计招标的工期时间要求为2020年02月26日至2020年05月25日,而按照天津市方面的规划,一汽丰田新能源工厂项目将在2020年年底前取得明显进展。
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新能源工厂的建设是丰田与一汽集团于2019年9月签订电动化及智能网联领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之后的进展。根据协议,双方除了推出混合动力车、外插充电式混合动力车外,还将推出纯电动、氢燃料电池等车型。此外,双方还将实现资源共享和人才交流,从而共同提升双方的人才培养能力及企业竞争力。
这是一汽丰田继2018年天津泰达工厂新能源车改造项目之后,第二次传出扩充新能源产能的消息。据了解,此前一汽丰田泰达工厂改造项目总投资额为17.62亿元,建成投产后,将增加年产12万辆新能源汽车能力。
不过,有消息称,鉴于新增20万辆的产能规模,一汽丰田新能源工厂生产范围不仅包括采用丰田e-TNGA平台的车型,未来还有可能生产丰田与比亚迪联合开发、基于比亚迪e平台的纯电动车型。
2019年7月,丰田与比亚迪签订合约,双方将共同开发轿车和低底盘SUV的纯电动车型,以及上述产品等所需的动力电池。新车型使用丰田品牌,并计划于2025年前投放中国市场。在此之前,丰田已经宣布比亚迪成为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供应商。
眼下,丰田正在成为电动车市场的“追赶者”。有观点认为,丰田之所以提速在华新能源战略,一方面是为了应对中国市场的双积分政策,另一方面电动车或将成为未来丰田与大众在中国市场拉近销量差距的关键。
目前来看,除了产能的扩建,丰田正在联合在华多位合作伙伴共同加速其在华电动化战略。过去一年,丰田与广汽集团、宁德时代等公司在电动化方面建立了相关合作。据悉,丰田规划了包含了BEV(纯电)、FCEV(燃料电池)、HEV(混动)和PHEV(插电混动)四种技术路线。按照规划,到2025年丰田计划全球电动化汽车销量达到550万辆以上,并将在中国市场投入10款电动化车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目前新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总体上偏低,一方面是与不同国家的重视程度与政策有关,另一方面与新能源技术的成本偏高有关,尤其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据预测研究,在未来30年能源发电的成本将大幅度下降,从而增加它的竞争力。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成本与多种因素有关,因而成本预测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这些预测结果表明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成本将呈不断下降的趋势。部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在世界各地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目前,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以及水力发电、地热能等的利用技术已经得到了应用。
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现状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尤其是近年来,新能源利用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在世界各地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逐渐成为常规能源的一种替代能源,世界上许多国家或地区将可再生能源作为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以及水力发电、地热能等的利用技术已经得到了应用。国际能源机构(IEA)对2000~2030年国际电力的需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来自新能源的发电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将最快。IEA的研究认为,在未来30年内非水利的新能源发电将比其他任何燃料的发电都要增长得快,年增长速度近6%,在2000~2030年间其总发电量将增加5倍,到2030年,它将提供世界总电力的4.4%,其中生物质能将占其中的80%。2002年全世界消费的可再生能源近30亿吨标准煤,约相当于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3,其中传统可再生能源约占85%,新的可再生能源约占15%。在新的可再生能源中,风力发电是发展最快的。在过去的6年里,风电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22%,2004年新增装机797.6万千瓦,全球累计风电装机达到4731.7万千瓦。欧洲是世界风电发展最快的地区,2004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的72.4%在欧洲,15.9%在亚洲,6.4%在北美。2003年,欧洲风力发电量达到600亿千瓦时(相当于欧盟15国2.4%的电力),满足1400万户家庭的电力需求。太阳能发电也发展很快。2004年,全球光伏电池的生产首次超过了100万千瓦,比2003年增长了60%。太阳能热水器是完全商业化了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国者和消费国。国际能源机构(IEA)的一项研究提供的2001年统计数据表明,太阳能集热器的全球总计安装面积为1亿平方米,排在前位的国家是中国(3200万平方米)、美国(2340万平方米)、日本(1210万平方米)和欧洲(1120万平方米)。无论是光伏发电还是太阳能热水器产业,未来的主流趋势是发展太阳能一体化建筑技术。
生物质资源是多样化的,在全世界应用广泛。2002年底全球生物质能源发电装机超过5000万千瓦,生物液体燃料超过2000万吨。德国在利用厌氧发酵(沼气工程)处理废弃物发电技术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目前已建成1900个沼气工程,2004年沼气发电装机27万千瓦。与此同时,地热能和海洋能的开发利用也都取得新的进展,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趋势
纵观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有以下几大趋势:
(1)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成本持续下降。以风力发电为例,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风力发电的单机容量从10千瓦,上升到几千千瓦。2003年世界安装的风机平均单机容量已经达到1300千瓦,风电成本从80年代初的每千瓦时20美分,下降到目前的每千瓦时5美分,其中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本就下降了50%。据预测,2000至2010年风电成本还可以下降30%。届时,风电成本基本上可以和常规能源发电相当。
(2)发展速度加快,市场份额增加。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欧盟为代表的地区集团,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取得了积极的成果,连续十多年来,可再生能源的年增长速度在15%以上。近年来,以德国、西班牙等国为代表,一些国家通过立法等方式,进一步加快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步伐,1999年以来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0%以上。发展较快的西班牙,2002年风力发电占到全国电力供应量的4.5%,德国在过去的11年间,风力发电增长了21倍,2003年占全国发电量的4%;瑞典和奥地利的生物质能源在其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高达15%以上;巴西生物液体燃料替代了50%的石油进口。
(3)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可再生能源,由于其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受到发达国家的青睐。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宏大的计划和工程。欧盟是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最快的地区,也是受益最多的地区。北欧部分国家甚至提出了利用风力发电和生物质发电逐步替代核电的战略目标。
(4)可再生能源是一种朝阳产业,孕育着巨大的潜在经济利益。当今世界上,新能源作为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影响已越来越大。据欧洲风能协会统计,2002年全世界风电市场产值在70亿欧元,开发出的电力可以满足4000万人的需求;预计2020年全世界风机规模将达到12亿千瓦,年营业额在670亿欧元。光伏发电市场发展前景也很广阔,据欧盟估计,全球光伏市场到2020年将增加到7000万千瓦,光伏发电将解决非洲30%、经合组织(OECD)国家10%的电力需求。澳大利亚在新世纪能源规划中,提出2010年前建立年销售额40亿美元的可再生能源市场;美国进一步加强了光伏发电技术开发与制造,估计到2020年美国将占领全球太阳光伏电池的一半。另外,全世界生物质能源的商业化利用将达到1亿吨油当量,并形成千万吨级规模的生物液体燃料的生产能力。根据欧洲太阳能协会的预测,到2020年,全球可能拥有14多亿平方米的宏大市场。欧盟计划到2015年安装大约1.9亿平方米的太阳能热水器,相当于提供3700万千瓦和930亿千瓦时的电力和电量。
可再生能源不仅拥有良好的经济前景,而且,随其产业化的发展,将提供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美国学者认为,投资于能源效率和太阳能等技术所创造的就业机会大约是石油、天然气的2倍。在欧洲已经形成了相当数量的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就业人口。据欧盟的估计,当2010年欧洲风力发电达到约4000万千瓦、光伏发电300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1000万千瓦和太阳能集热器1亿平方米时,总计可提供约150万个就业机会,而且这还不包括每年可能有170亿欧元商业出口所创造的、额外的潜在35万个就业机会。由此可见,可再生能源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潜在影响和作用是巨大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