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答案
高考准考证号查询网址:
一、学校教务处,那里有你的档案记录,一查便知道了。
二、去趟高中所在教育局,找下工作人员,说明情况,他会帮助你的,因为全市的档案,教育局都有。
三、如果你参加了高中的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话,那就更方便了,直接查找你高中所在地计算机考试网页(成绩好象保留3年),输入姓名,可能会出现你名字一样的人,但是那是全省的相同名字的都在,你应该能找到自己的那一栏,那里也有你的高考准考证号。
其他回答
秭归一中分数线秭归县一中最低录取控制线为572分,其中名额分配计划最低录取控制线为547分。
宜昌普高学校有宜昌一中、远安一高、夷陵中学、枝江一中、宜昌市三峡高级中学、秭归一中、湖北省兴山县第一中学、当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宜昌市第二十中学、宜昌二中。
1、宜昌一中指的就是宜昌市第一中学,它于1910年创建,是一所公立高中,也是湖北省示范中学,不过其实宜昌一中发轫于1494年,源自夷陵知州陈宣为纪念晋代文学家郭璞而建的墨池书屋,在清康熙年间,六一书院、墨池书屋合并为墨池书院,1905年,墨池书院成为宜昌府初级师范学堂,在1910年春,师范学堂换立宜昌府官立中学堂。
2、远安一高就是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的简称,前身是远安县县立初级中学,于1942年正式创建,在1991年时才正式将名字更改为了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远安一高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学校,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又与时俱进地锤炼着自身的办学思想,因此该校也受到了大部分学生和家长的喜爱。
3、夷陵中学是由宜昌教育局主办的一所公立全日制普通高中,最先名为胜利中学,该校面积达11多万平方米,设有60个教学班,拥有3000多名在校生和300多位教职工。曾先后被评为全国绿色学校全国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宜昌名牌学校等荣誉称号。
4、枝江一中就是枝江市第一高级中学的简称,创办于1965年的8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高中,在1981年时就被确认为是湖北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枝江一中是一个封闭式管理1学校,其中还有图书馆、教学楼、学生宿舍、学生餐厅等设施,不仅如此该校还拥有电视台、天文观测台、电子阅览室等先进的教育技术装备,教学设备齐全。
5、宜昌市三峡高级中学于1951年创建,该校的前身是宜昌县高中,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学校,校址曾多次搬迁,这些年来规模也逐渐扩大了,是一个师资力量雄厚的中学。宜昌市三峡高级中学曾获得全国教育网络系统示范单位、湖北省园林学校、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园、宜昌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6、秭归一中就是秭归县第一中学的简称,该校创办于1947年秋天,并在1947年由水田坝迁入古城归州,1979年时才定名为秭归县第一中学,是一所高级中学,也是被省教育厅确认为全省首批办好的113所重点高中之一,秭归一中位于三峡大坝上游1.5公里处,享有坝上库首第一校的美誉。
7、湖北省兴山县第一中学于2002年的9月1日创建,该校发端于1938年迁入兴山县的私立武昌大公中学,该校在1959年就被湖北省确定为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湖北省兴山县第一中学占地面积为132亩,有39个教学班,共171名教职工,其中教职工大多都是专业人才,还有不少教职工获得优秀人才、正高级教师等称号。
8、当阳市第一高级中学主要成立于1942年,位于湖北省当阳市,是一个公办中学,历史悠久,硬件设施完善,拥有理化生实验大楼、通用技术实验室、各式运动场等设施,还拥有舞蹈室、校园网、多媒体室等现代化设施,对于教学来说也是十分方便的,而且该校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成果优秀,向清华北大等高校输送了不少优秀毕业生。
9、宜昌市第二十中学也就是指的现在的宜昌市葛洲坝中学,原本叫做葛洲坝六中,是葛洲坝集团于1981年创办的一所重点高中,在1993年时被湖北省教委批准升格为省直属重点中学后来在2006年时该校移交市教育局管理,更名为了宜昌市第二十中学,宜昌市第二十中学是湖北省示范学校,在该市也是十分有名的。
10、宜昌二中一般都是指宜昌市第二中学,创建于1954年4月1日,它是原湖北省最早的18所省级示范学校之一,也是湖北省首批确定办好的中学,该校的前身是湖北省宜昌第二中学,因为在1954年的4月1日正式破土动工,所以每年的四月一日愚人节也是该校的校庆日,宜昌二中的办学能力也是非常的好,曾在某年高考时均分为全省第三。
2023秭归一中录取线是多少啊
秭归县一中最低录取控制线为572分,其中名额分配计划最低录取控制线为547分。
中考全称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中段学生考试)。中考是检测初中在校生是否达到初中学业水平的水平性考试,是初中毕业证发放的必要条件,考试科目将国家课程方案所规定的学科全部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
学生可根据中考成绩报考相应的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专、中技、中职等,其中以报考普通高中为主。中考是考虑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后继续学习的潜在能力,中考既要坚持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又要坚持考查学科能力。
中考命题严格遵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考虑教学情况、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情况、教材使用情况,最大限度地求同避异,充分体现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平稳过渡,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
中考的重要程度已经变得越来越大,甚至对于有部分学生来说它的重要性还远远超过了高考。学生们通过中考后就会有一半的学生将无缘高中,并且会残酷的被分流到职业中学、技校。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